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伴随新冠大流行的一个现象是,消息满天飞。尤其是在网络与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,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躲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,发布一条震惊全世界的消息,更何况那些戴着不知真假头衔的专家。一般情况下,像病毒这类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不直接相关的话题,看完听完也就当作一种消遣娱乐,无所谓真假。但是,新冠病毒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日常威胁,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正确的信息指导自己的行动。在这浑浊不堪的信息海洋里,理性、但又缺少知识的人还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吗?那么多医生、学者、专家教授,各有各的说法,每一个听起来都挺有逻辑。作为普通人,应该相信谁?

 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。新冠期间,甚至出现了一个人造新名词Infodemy,像大流行病Pandemy一样的信息大流行病。德罗斯滕教授本期就这个问题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。

 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

新冠动态/第四十期(1/2020-05-12

科琳娜·亨尼格 (Korinna Hennig)/播客主持人(简称:主持人)

克里斯蒂安·德罗斯滕 (Christian Drosten)/病毒学教授(简称:教授)

主持人: 现在的限制措施有些放松,一些有关个人自身的担忧正在慢慢消失。但另一方面,政治和科学上的很多担忧才刚刚开始。和要求保障宪法基本权利有关的抗议活动,还有极端分子的各种阴谋论,有可能会劫持政治和科学所作的整体努力。昨天有好几位政界人士谈到了这件事。

德罗斯滕先生,您和世界各地的其他科学家、医生共同签署了一封公开信。在信中,您们呼吁那些社交媒体背后的公司给予支持,反对一种现在被称之为Infodemy的东西,就是所谓的信息大流行病,围绕新冠大流行发出的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。这里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疗界人士,也有德国的知名人士。比如您的病毒学同事,梅兰妮布林克曼(Melanie Brinkmann),还有像埃卡特赫施豪森(Eckart von Hirschhausen,儿科医生,科学记者,艺术家,电视主持人)这样的人气明星。您们在信里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?

教授: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东西很难进行归纳。这些东西往往以视频的形式出现,可以观看,有些有好几百万的点击量,但内容要么是毫无意义,要么就是完全错误和毫无根据的论断。里面那些人,从事着与他们所受医学教育相关的职业,部分还是医生和教授。他们一辈子都没有真正从事过这些相关课题的工作,却把一些毫无厘头的东西放到这个世界上。而人们却因为他们的学术资格相信了他们。

现在情况还在发展,社交媒体里面还有真正的阴谋论者。他们早在这次大流行出现之前,就散布过其它内容的阴谋论。其中一些说法早已被证明完全是无稽之谈。这些人根本不值得信任。但现在,这种事情越演越烈。

当然,我也会收到一些反馈声音。它们是基于阴谋论而发展出来的指责、疑问和想法。这些想法往往还是出于非常好的意图。但必须指出的是,这些想法离任何一种理性都相距太远。我根本没办法回答这些问题。因为,它们离任何一个能够做的论证都相距太远。

主持人: 您也提到了,把这些东西带进世界的人,部分还是有学术职称的。对外行来说,要想分清这些东西,实在是没那么容易。我们现在说的不是专家对一件事的不同评估。比如对儿童的研究,一个病毒学专家倾向于儿童传播的病毒较少,另一个却相反。我们这里说的应该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吧?

教授: 是的,这完全是另一回事。有关儿童的课题目前还处在没有结论的区域。我们没有数据,或者数据不足,或者部分坚实的数据不足。这样会导致不同的科学家对这些数据的解读稍有不同。这其实是件好事,也很正确,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由。

但我们这里谈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。比如说,可能在某个地方,一个教授向公众表明了自己的观点。我也是教授,但我绝对不会信任自己,把比如像有关细菌的什么东西提供给公众。针对细菌也有无数不同的观点。

我是一个病毒学家,可能永远不会对细菌学的话题发表什么意见。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,病毒和细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。科学家不能这样,它们有区别,甚至区别极大。我也不会相信我自己,即使是在病毒学的范围内,用这么宽的知识面,用这么大的力度,对我从来没有从事过的病毒发表意见。如果一个人不是绝对的专家,他根本不可能了解这个领域的专业文献和专业知识。

这是我作为一个人站在公众面前的唯一原因。不是因为我特别聪明,也不是因为我特别会说话什么的。唯一的原因是,我作为专家,正好从事这种病毒的研究。就我所遇到的,有部分看起来也像是专业人士。他们肯定也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,或者说,在他们还工作的时候曾经是。但是,他们的那些说法缺少任何一种基础,都是一些泛泛而谈,不会超过从大学教课书上得来的表面认识。带着这种知识基础就开始向公众播放视频。这种行为壮大了那些部分带有政治目的阴谋论者的基础。这是不负责任的。

主持人: 对外行人来说,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不是,比如,看看这个发表意见的人是哪个专业领域里的?他会什么?他的专业特长在哪里?

教授: 完全正确。随后还要再做一次非常仔细深入地观察,看看这个人是怎么将自己专业化的?他过去直接针对这个问题发表过什么文章,做过什么工作?是否有什么迹象表明,在德国,或者什么国际专业团体将这个人当作专家来尊敬?如果不是这样,最好就别去碰。不用把一刻钟或者半个小时的时间浪费在观看一个充满误导性、不是基于科学认知的视频上。

主持人: 现在也在采取一些初步的方法,比如,推特要对含有可疑内容的推文进行标注。但是,我们都知道那些头条,比如说为了让人点击,都采用问句方式推出来。我现在马上就可以发明一个:草莓有助于抵御新冠病毒吗?如果读了下面的文章,里面的答案其实是:不,草莓并没有帮助。但通过这个头条,在很多人的脑袋里已经建立了一种关联。特别是对那些根本不会去读这篇文章的人。您真的相信能在这方面施加什么影响吗?比如说通过媒体的更正声明措施?

教授: 这也是主流新闻媒体正在使用的另一类建议。我相信,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办法。最近几周,我经常会和新闻记者谈到这个问题。他们跟我说:这个嘛,这属于一种工具,总要通过一定手段让我们的主页获得点击量,总要通过一定手段让人订阅我们的报纸。这是一种群体性的现象,我个人也认为是危险的。它同样要对我们德国公众现在出现的各种观点的碎片化负有责任。现在的问题是:谁在向新闻界提供这些东西?谁在做这些简化的头条?谁是供给者?现在,恰恰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做这样的事情。他们披着职称或者对事物进行科学评论的外衣,散布那些没有根据的东西。这样就为媒体中的滥用行为打开了大门。

..

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⁃

本文作者申明:这里的文字介绍,对话翻译,背景说明或评论完全基于个人兴趣,与任何组织机构无关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锐雷

锐雷

70篇文章 1年前更新

人生的黄金时间,三分之一献给了中国,三分之二献给了德国。无论何时何地,都有兴趣慢慢体验一些不一样的东西。

文章